第六届读书节倡议书
尊敬的老师、久违的同学们:
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。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还在持续,也丝毫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!伴着拂面的春风,三月带着希望悄然报到,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依然如约而至!我校以“战‘疫’有书香•明德助飞扬”为主题的第六届读书节大幕已经徐徐展开,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,我们将以特殊的方式,铭记阅读初心,践行阅读使命,“宅”家不停读,御疫有书香,阅读伴成长,明德助飞扬!
阅读,予人信心!疫情之下,“方舱医院读书哥”戴着口罩,安静、专注地阅读而意外走红。透过照片答案其实很直观:读书散发出来的那份坦然淡定和从容能够让人增强信心。
阅读,予人涵养!最是书香能致远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你若读书,风雅自来。作家张爱玲在《倾城之恋》里说: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,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。三毛说:“读书多了,容颜自然改变,许多时候,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,不复记忆,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、在谈吐上、在胸襟的无涯,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”。
阅读,予人成长!战“疫”需要“宅”家,更需要读书。尤其要从疫情这本无字书中深化对生命的体认,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,学会尊重包容,掌握和谐相处科学应对的本领,涵养格局,涵养境界,涵养心态,涵养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,从而去迎接心中的诗和远方!
阅读,理当内驱。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。读书贵在内生内省,不是谁强迫要你读,而是发自内心地我要读。只有由内生发想读,才能达到书人合一的完美状态。内驱自转就是“清如许”境界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阅读,理当用情。“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”。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精思子自知。与一本心仪的书朝夕相处,就如同一位知心的老朋友陪伴左右,可以倾心交流。沉醉读书之乐,喜悦自在心知。
阅读,理当珍惜。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”。当珍惜的岂止是时间,还应该珍惜一颗颗真诚的心以及拳拳炽热的情怀。疫情发生后,出于教育家的职业敏锐性和使命责任感,教育家、“中国十大教育英才”、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第一时间组织20位高校教师围绕生命教育、情绪管理、重构学习三个主题展开写作,很快就出版了《面对疫情,教育何为?》。通过鲜明的案例和情境,去关怀身处疫情当中具体的人,回应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的问题,对被教育者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。
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。在战“疫”的特殊时期,多读书、读好书,与大师对话,与经典为友,与博览同行。通过阅读,使我们“宅”家明事理、辨是非,去伪求真,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践行“两个维护”,在书香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,在历史长河中汲取文化力量,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良好的校园风尚。
让我们都拿起书吧,潜心阅读,慢慢品读,在线上线下读万卷书,于字里行间行万里路,就这样走进三月,走进春天,用一路芳华凝聚智慧力量,用一抹书香静待满园芬芳。
山东大学(威海)图书馆
共青团山东大学(威海)委员会
2020年3月8日